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风电迎来发展新契机
(时间:2016-3-18 9:00:45)
  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新能源行业发展和能源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更被广为热议。
  “能源供给侧改革,核心任务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合理解决电力消纳的问题。我国逐渐由能源短缺转向能源过剩,能源供给侧改革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巨大挑战,同时,我国能源结构改革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华锐风电(601558,股吧)总裁徐东福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能源供给侧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现阶段,煤炭的消费比重仍然高达64.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占12%,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国资委主任王昌建议,应平衡好火电等化石能源与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的电力建设规模。根据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按照输出与就地消纳利用并重、集中式与分布式发展并举的原则,支持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建设。
  能源体系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逐步削减高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比例,建立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这既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推动力,更是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徐东福认为,目前,一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展开,以风能、太阳能、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被各界看好。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297万千瓦,同比大幅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大国。风电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在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集资源开发、产业技术、整机装备和配套零部件制造、风电市场服务及金融体系支持协调发展的系统化格局。 
  徐东福表示,中国风电制造企业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行业领先,再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近十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从原来的“追赶者”逐渐转变成为业界的“领跑者”。他以华锐风电为例,公司坚持技术为先,不仅研发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合各种风况和环境条件的1.5MW、2MW、3MW、5MW和6MW系列友好型风电机组,目前正在执行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超大型增速式海上风电机组设计技术研究”和“海上风电场建设专用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两项课题研究,华锐风电启动海上风电10MW增速式大型风机研发,旨在以技术创新引领驱动行业变革。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102MW海上风电场项目就是由华锐风电提供全部34台3MW海上风电机组,成为中国首个运行5年顺利出质保的海上风电项目。
  徐东福介绍,华锐风电生产的中国最大的6MW风电机组也已在江苏完成调试并网。5MW、6MW风电机组的成功研制与正式投运,为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做出了经验和技术上的储备。“截至2014年底,华锐风电海上累计装机容量达170兆瓦,占国内市场25.84%,排名第一。”
  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建立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到2020年,我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比重要达到9%。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复合增速将达到20%。据估算,“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将超过1亿千瓦由此不难看出,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徐东福表示,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既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我国风电产业开发建设的不断提速,为包括华锐风电在内的风电产业链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大唐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总部联合召开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集团公 
热点文章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七部委发布燃煤锅炉改造方案 数千亿市场将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大唐集团召
·冀东等水泥企业获今年首批节能改造财政奖励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