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我国海上风电急需资本注入 运维市场稳中求快破难题
(时间:2016-9-18 10:22:55)

  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进步所带来建设成本的下降,行业未来发展依然值得关注。  
  9月8日,中国广核集团在京宣布,其旗下江苏如东15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已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全场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国内首个符合“水深超过10米、离岸10公里以外”标准的海上风电场,中国由此成为继德、英等国后,少数几个具备海上风电建设核心能力的国家之一。 
  成本制约海上风电发展 企业投资热情低落
  虽然目前我国在海上风电发展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整体而言依然令人担忧。尽管“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行业整体上实现高速发展,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29亿千瓦。然而,海上风电领域却由于自然环境、技术、质量、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发展依然缓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200GW以上,其中海上风电需在2020年达到30GW,从目前推进的速度来看,海上风电建设需要提速才能完成发展目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制约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因素,首先是海上风电建设牵扯到海域功能区划、航道、海缆、环保、甚至国防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多个部门认真审核把关,导致项目审批、建设进度缓慢。其次,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也不具有吸引力。在秦海岩看来,在现行的电价政策下,能盈利的海上风电项目很少,难以带动相关企业的投资热情。
  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杨本新认为,未来,以开放的心态打破部门和板块圈子的界限,实现“大联动、大开发、大协作”,在全产业链上的互动,形成风电“开发商、制造商、服务商”的利益共同体,逐步建立合作共享的长效机制,才能共同协作完成海上风电的“大合唱”。
  海上风电运维发展势在必行 两大难题亟待突破
  据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兴佳介绍,当前,海上风电领域大多还是靠企业领域的投入,动辄几个亿的投入常常让企业不堪重负,政府应当从政策配套上多多支持;另一个方面,海上风电风险较大,一旦出现问题后常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结果,所以发展海上风电要做好技术、市场、运维等方面的准备,要稳中求快,不能单单追求速度。
  正如姚兴佳所言,发展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势不可挡。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当前海上风电运维所面临的两大难题。首先是机组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国内尝试建造的海上风电项目,使用国产机组大多为陆上机组经适应海上环境改造而成,机组运行试验周期短,没有很好的试验和论证,使用的风机在复杂恶劣的海上环境,故障率居高不下。
  其次,我国目前海上风电开发的主场,主要布置在江苏沿海,而江苏沿海宽阔的滩涂及浅水海床。运维作业受潮汐影响明显,既有台风等恶劣工况,还存在较多的江淮气旋大风、团雾、雷雨天气,又有大幅浅滩,潮间带各潮汐影响明显,通达困难,交通设备选择困难,海上维护作业有效时间短,安全风险大且缺乏大型维修装备。
  整体而言,海上风电仍处于发展初期,投入成本高,增长空间大,上升趋势确定性较高。其中,风机零部件、海底电缆、风电整机及风机安装和运输等相关产业链均可显著受惠,其发展值得关注。业内专家认为,2017年全国海上风电电价有望进行调整,再加上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对海上风电关注的不断升温、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进步所带来建设成本的下降等都将进一步刺激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我国海上风电在‘十三五’期间会得到较快发展。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大唐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总部联合召开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集团公 
热点文章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七部委发布燃煤锅炉改造方案 数千亿市场将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大唐集团召
·冀东等水泥企业获今年首批节能改造财政奖励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